首页
机构
参观
展览
服务
资讯
典藏
学术
中
英
首页
机构
参观
展览
服务
资讯
典藏
学术
首页 >
展览 >
临展特展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常设展览
专题展览
临展特展
线上展览
虚拟展览
“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
2025年,中运博再次延伸博物馆边界,推出国内首个博物馆原创游戏化VR大空间项目——“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展览依托大运河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以数字技术实施赋能,将科技作为创新手段,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大型沉浸式体验环境,让大众摆脱束缚、全身心地沉浸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中深度体验运河魅力。展览时间:2025年7月1日-2026年5月10日展览地点:14、15号展厅
了解更多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
此次展览汇集了黄永玉先生九十岁后创作的彩墨、版画、雕塑等逾160件艺术精品,并辅以珍贵手稿、出版物及文献档案,力图全景式展现先生晚年艺术创作的磅礴活力与炽热情怀。期待大家在这场艺术之旅中,不仅感知一位艺术巨匠“漫长”而丰沛的人生轨迹,更能汲取黄老心中那份对生活“浓郁”而永恒的热爱——这热爱,恰如运河水脉悠悠千年,奔涌不息,始终焕发着文明的蓬勃生机。展览时间:2025年6月17日-8月17日展览地点
了解更多
傅抱石与他们——江苏省国画院典藏精品特展
《傅抱石与他们——江苏省国画院典藏精品特展》展览通过系统清晰的脉络,以傅抱石为主轴,以84件院藏精品画作为载体,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讲话精神,与众同享书画意趣。展览时间:2025年4月——2025年6月展览地点:5号展厅
了解更多
从运河出发: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2—2024年藏品征集成果展
了解更多
行经千折水——丝绸之路上的麦积奇观
展期:2024年12月12日—2025年3月16日在丝路天水,麦积山平地拔起,高耸入云,每当大雨过境,水雾由山间生起,于茂林中缭绕,宛若仙境。悬崖峭壁之上,自十六国起开凿的二百余个洞窟,星罗棋布。在过去的两年时光里,我们在中运博“文化遗产”系列中看到了有着传奇整体搬迁经历的永乐宫,也看到了得益于历代维修而屹立千年的布达拉宫。值此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我们来一睹丝路上的“麦积奇观”。
了解更多
水载文澜——大运塔公共艺术展
展期:2025年1月1日—长期展厅:大运塔本次展览用独有的创造力与现代艺术语言,多层维度、多重视角深入探索5层空间 、4大展区,9位知名现当代艺术家,将自然之美、时代之思融入作品,将大运塔打造成一个时间与空间、仪礼与日常、材料与精神密切融合的"高颜值"艺术空间。此次展览旨在丰富登临的体验:以艺术为引领,让观众沉浸式地触摸历史脉络,抒发古今之思。着眼于大运塔的纵向空间,以艺术作品
了解更多
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城市”系列特展展期:2024年11月5日—2025年2月6日展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1、12号展厅北宋,中国历史上的最重要朝代之一,其建都立制皆与大运河息息相关,都城东京(今开封)更有“四水贯都”之誉。因此,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延续“运河城市”系列特展足迹,第三站步入北宋东京城,继续诉说古代运河城市的故事。本次展览继续立足运河城市的定位,通过“会通”“天街”“风流”三个部分来展示
了解更多
无远弗届——姚建萍苏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4年9月21日—11月3日展览地点:5号展厅展览内容:苏绣与运河相伴两千余年,从最初的单线辫股勾勒轮廓到如今纷繁多样的针法;从传统的平针绣到精美绝伦的双面异形异色绣。亘古至今,苏绣在时间的河流中隽永,历经了从简至繁,由粗到精的过程。劈丝纤如毫毛,针脚细致入微,色阶近千余种,布丝运针,变幻光影,几已乱真。我们曾在中运博“运河非遗”系列中感受源远流长的金坛刻纸,也惊叹于流淌间万千变化的
了解更多
何为先锋——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派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4.6.20——2024.9.20展览地点:11、12号展厅展览内容:2024年是我国与俄罗斯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的开启之年。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24-2027年合作计划》,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中俄艺术交流,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携手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推出“运河艺术”系列的第二个国际艺术大展“何为先锋——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派艺术展”。该展
了解更多
«
1
2
3
4
»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抖音号
机构
运博简介
领导成员
机构设置
运博专家
运博党建
运博理事会
大运河博物馆联盟
参观
开放时间
参观须知
导览地图
交通路线
车辆停泊
展览
常设展览
专题展览
临展特展
线上展览
虚拟展览
服务
服务中心
教育活动
会员之家
文化创意
资讯
运博公告
运博新闻
运博资讯
信息公开
典藏
典藏文物
藏品征集
学术
学委会
科研与交流
遗产与保护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