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人们衣食住行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不断丰富着民众的精神生活,古老的智慧结晶在现代文明中依旧焕发着新的生机。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在雨水节气里,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在下雪,寒意未尽;南方大多数地区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景象。雨水节气是春灌的重要时期,俗语有“春雨贵如油”“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等。
“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大雁往北飞,农夫备春耕”,雨水节气万物复苏,适宜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此农业生产要特别重视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和春播的准备工作,以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此时冷暖多变,油菜、大麦、小麦易受低温冻害,农民还要采取培土施肥等防冻措施。雨水也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智慧的先民在生产生活经验积累中,能够通过雨雪来预测雨水节气以后的天气,俗语有“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春风化雨百日行”“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初春的降雨容易引起气温突然下降,因此,雨水前后需要注意保暖,切勿受凉,特别要预防“倒春寒”。雨水节气的饮食宜少酸多甜,多吃果蔬和汤粥,比如:韭菜、香椿、百合、茼蒿、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等食物。人们还要少食生冷和油腻的食物,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巧夺天工·运河治水系列——清口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