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大运河之“最”,我们要带大家认识运河上最牢固的“蝴蝶结”,以及它的用途。好奇的你可能会问,蝴蝶结怎么变成文物了呢?那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相信大家都猜到了,这并不是普通的蝴蝶结,而是铁做的“蝴蝶结”,我们叫它“铁锭”,因为它有着纤细的腰身,它也被称为“束腰铁锭”或“腰铁”。
当然,它的用途也不是装饰那么简单,它是用来连接运河大堤或桥梁上石块的。在大运河堤条石墙和桥梁的修筑过程中,每层条石平面的连接处常会镶上铁锭,使石块连成一体,起到加固的作用。
赵州桥上的铁锭
铁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如果各位同学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铁锭上有不同的铭文,有的铁锭上有“钦工”铭文,有的是“礼字河”,还有的是“林工”,那么这些不同的铭文有什么含义呢?
铁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其实,这些铭文是古代建筑责任制的体现,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铁锭上的铭文记载的是当时筑堤工程责任单位、责任人或修筑河堤的名称。
“钦工”铁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这块铁锭上面有“钦工”铭文,说明该工程是奉旨修造的。
“礼字河”铁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这块铁锭有“礼字河”铭文,“礼字河”指淮安运河末口仁、义、智、礼、信“五坝”中的一坝。“五坝”实际上就是货物转运码头。当时官方明确规定:官民商船北上,分别从不同的坝口盘坝经过淮安,漕船由仁、义二坝入淮;商船、民船由礼、智、信三坝入淮。
“林工”铁锭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而这块“林工”铁锭就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关了,他就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虎门销烟的主人公——林则徐。
林则徐画像
清道光四年的冬季(公元1824年),洪泽湖大提周桥堤坝被恶浪撕开了一段大口,湖水从溃坝处猛烈冲击堤坝一侧的平原,在周桥段形成一个深度近30米的大塘。当时任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奉旨到周桥重修大坝。
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石碑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