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系列文物|最官方的“补丁
发布时间:2021-09-24 10:23:00
今天的大运河之“最”,我们来聊聊最官方的补丁以及中国古代公务员制服的故事。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世界的遗产——中国大运河》展厅的第三部分:融通九州 社稷宏业,一进门左手边的展柜墙面上有两件精美的文物,它们分别是锦鸡方补和仙鹤方补。
以“锦鸡方补”为例。它的整体构图是边框+背景+主图。最外面的边框藏着“福寿”的祝福,其中动物符号的蝙蝠纹,穿插在“寿”字之间。背景是祥云和丰收的大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秋收景象,主图的锦鸡正开心地歌唱。哎,不对,还有天空飘着5个字5件器物,来自于藏传佛教的八吉祥法器,都是暗戳戳祝福的小心机呀。你能找到锦鸡补子里对应的法器吗?
大家一起动手来试试看哦!
此刻,你心中可能会有个疑问,“一个小小的补丁,为什么做得这(xīng)么(shī)好(dòng)看(zhòng)?”确实,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许慎是这么说的:“补,完衣也。”意思是把破损的衣服修补完整,以缝缀的方式将花样固定在服装上。挺简单的,对吧?但是咱们今天说的补子可不是一般的小补丁,它们由官方认可和生产,多位皇帝主持设计、制作和运输。
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高宗·弘历,这三位皇帝都认定了“动物元素”这一设计理念。
明太祖是首位明确规定官服必须用动物补子来区分官职的皇帝;清太祖在入关前就把动物元素用在了八旗子弟的官服补子上;清高宗也就是乾隆皇帝,最终定型了清朝的补服制度,王公大臣依照不同等级官职拥有不同的补子。总的来说,文官的补子图案来自“飞禽”,武官的补子图案来自“猛兽”,即文官穿“禽”,武官着“兽”。额……,有个成语叫做“衣冠禽兽”,现在是贬义词,比喻品德败坏的人;但从补子的设计角度来看,“衣冠禽兽”最初可能只是有官职的人的代名词吧。
明清两朝官服的制作有御用生产商:南京江宁织造府、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南京、苏州和杭州都是大运河的周边城市,依靠大运河交通的便利,商品贸易发达,富商愿意在这些地方建房子安家,手艺人也乐意来此打拼生活,这三个地方成为当时中国公务员制服的高级定制中心。
明清两朝的官服高定都集中在了江南,而那时的公务员报到大多都在北京,这时就需要VIP运输团队——漕运总署。漕运总署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其主要负责人漕运总督是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清代漕运总督的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对应其身份的官服补子是仙鹤与锦鸡。漕运总督既要管理大运河上的粮食、布匹和食盐等物资的运输,还要负责大运河河道的疏通和养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每个皇帝都会选拔忠诚且有才华的人任职,例如史可法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都曾做过漕运总督。欢迎大家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沉浸其中,品味浓缩在展厅里的大运河的故事。(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