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首页 > 资讯 > 运博新闻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双师云课堂 | 运博艺术+:运河上的舟楫
发布时间:2025-07-31 10:32:54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匠心独运,特别推出“双师云课堂”系列课程——“运博艺术+”,旨在通过深度融合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学,为青少年打造独特的学习体验。

一橹一桨摇千年,一船一帆载古今。本期课程,让我们走进“运博艺术+:运河上的舟楫”,一同穿越时空,领略大运河上舟楫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在桨声灯影中感受水道文明的厚重与传承。


image.png


01 双师介绍


李慧: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教专员,曾负责“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情有梦通——齐白石笔下的四季生机”等展览的配套教育活动。策划并实施“诵运”系列课程、“双城记研学——古韵洛阳行”、“双城记研学——河南开封行”等多场研学活动,具有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和讲解工作经验。



于莹莹:

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现任教于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扬州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双师制”导师,辽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陵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02 课程核心问题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2.视频中提到了哪几种船型?这些船只各自承担着怎样的功能?

3.这些船只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特征?

4.“沙飞船”何以得名?



03 课程展示

要想弄清楚上述问题,一起来观看本期课程吧!

image.png


04 课程重点回顾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纵贯千年、横跨南北,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沟通南北、促进交流、繁荣经济、推动统一的重要作用。

运河上的传统船只类型丰富,功能独特。漕舫船主要用于运输粮食,是古代漕运的主要工具;七扇子船因其有七个帆而得名,多用于长途货物运输;黄船专供皇家使用,象征尊贵与威严;官船则是官员出行或执行公务时使用,兼具交通和办公功能;验粮小舟专门用于检查和验收漕运粮食的质量与数量;运盐船主要负责运输食盐,保障民生需求。

image.png

这些船只都配备了船帆,属于“借风行船”的典型形式,主要依靠风力作为行船的动力来源之一。利用自然之力推动船只航行不仅节省人力,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造船与航运技术方面的智慧创造。

image.png

沙飞船相传由扬州沙氏所造,因其船速迅捷而得名“沙飞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了一处沙飞船实体体验和多媒体虚拟体验区,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水上航行的魅力,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image.png

“运博艺术+:运河上的舟楫”


到这里就结束啦,

我们下期课程再见~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 微博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号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