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首页 > 资讯 > 运博新闻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运河雅集|水载文澜,映照当代的运河意象
发布时间:2025-06-27 17:38:33

6月18日下午,“运河雅集”活动在大运塔精彩开展。策展人吴洪亮与陈琦、林岗、史金淞、隋建国、谭勋、郅敏等参展艺术家围绕"大运塔公共艺术展",分享、探讨当代艺术对文化遗产的转译、公共艺术如何赋能城市发展,以及共情场域的构建等议题。

image.png

运河雅集 活动现场


0活动现场

image.png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


策展人与艺术家主题分享:

image.png

策展人吴洪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参展艺术家


0“水载文澜——大运塔公共艺术展”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第一部分以“大运乾元”为主题,寓意大运河如乾元之气,滋养万物、运转乾坤。作为经纬中国、运通华夏的生命之流,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是物质的流通,更是精神的交汇与文化的传承。这个版块的作品创作从宏观叙事出发,将时间与深厚的历史文脉相连,重现大运河千年的风采;同时在空间上与运河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建筑空间注入文化的厚度和生命的张力。这些作品不仅是历史的书写,更是当代对文化的礼赞,赋予观者穿越时空的感知与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image.png

当书写的笔划逐句显现,

仿佛正身临雅集现场,

见艺术家们吟咏辞赋,提笔泼墨。

image.png

image.png

作品本身的“消隐”,

让人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虚实相生,

众生亦可入画。

image.png

image.png

水利万物,通江达海。大运河,这条生命的长河,不仅承载着勤劳与勇敢的精神,更孕育了“天工开物、继往开来”的大运精神。第二部分以“水运亨通”为主题,“水”始终是若隐若现贯穿的元素,这些作品超越了时空与历史的界限,与观者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运河所蕴藏的绵绵生命力,以及她所孕育的文明辉煌。这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水之韵律与文明之光,在这里交相辉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云龙出水风声过,

海鹤鸣皋日色清。

在一颗颗青瓷颗粒中,

蕴含着“神秘的东方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星球的引力带来江河湖海的潮汐,

与最“接地气”的勺子,

会有怎么样的联系呢?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请穿过时间和历史的虫洞,

感受运河涌动至今的浪涛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文明与地理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

这件作品

则是艺术家

基于大运河视觉印象的新思考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汉代有“鱼龙曼衍”的百戏,

其盛大奇幻,

而今听闻它的故事,

不见其形,但有涟漪。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代与古代隔着时空,却因大运河的文化长流而相连。第三部分的作品将当代艺术的语言与传统绘画的韵味融为一体,在时间的长轴上架起一座文化对话的桥梁。艺术家通过诗意的空间组织,将这一脉相承的文化具象化,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邀请观众见证古今文化交汇、共鸣的瞬间。

image.png

仰望星空,

俯仰之间一切自得。

于踏雪寻梅中,

感受经典恒久的文人风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仰观宇宙,展望未来,大运河的精神延续至今,承载着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创造未来的信念。艺术家徐冰作品通过超凡的想象力,将塔顶的意象延伸至浩瀚宇宙,仿佛运河之水化为力量,推动人类迈向更广阔的未来。这里,大运河的文化之魂跨越了时空边界,让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理想共振,成为探索与创新的不竭源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运河如慈母般滋养了中华文明。而中运博,正尝试以艺术为舟,以创新为桨,在这条古老而年轻的河流上,划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波澜。让“水”承载的“文澜”得以奔涌不息,让大运河的故事在当代艺术的映照下更加璀璨动人。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 微博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号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