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首页 > 资讯 > 运博新闻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喜讯|我馆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
发布时间:2025-01-03 16:23:12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我馆郑晶馆长领衔的项目(项目名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经验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4VWBN007)喜获立项。

image.png

【首席专家简介】

郑晶,现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研究馆员,江苏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职类产业教授,首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担任大运河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博物馆社会教育。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


【重大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不仅是文化传播的纽带,更推动了我国地区文化繁荣与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视其为流动的文化血脉和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经验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深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两大关键领域:文化遗产价值的多重研究阐释与保护传承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基于我国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大运河文化遗产,围绕大运河遗产当代价值挖掘、协同管理与政策优化、价值阐释与教育传承、数智技术应用与中华文明影响力提升建构核心问题,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传承、利用的工作链条,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逻辑思路出发,探究大运河文化遗产跨区域、跨部门、跨类型、跨行政级别协同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应对相应问题的有效策略;总结提炼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构建以“大运河样本”为基础的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研究阐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体制机制的理论框架、实践机制和策略模式。

本项目旨在深化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理解,并通过大运河这一独特样本的深入研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共性问题和难点痛点提供样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 微博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号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