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召开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来自展览展示部、典藏征集部等部门的12位文博青年进行了汇报。馆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半场,5位文博青年带来了2023年青年课题的中期汇报成果。他们围绕馆内遗址保护、游客高峰期分流优化、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国家文化公园内的临展体系架构以及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等主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01《馆内大型遗址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以拦潮闸河道堆积为例》
汇报人:大运河文化研究部 朱志保
此课题按照计划对样品进行了DNA提取及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解了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初步形成了开展微生物病害防治的工作思路,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样本分析。
02《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游客高峰期分流优化控制管理的研究》
汇报人:安全保卫部 王鑫
课题通过定点计算出的瞬时人流量,确定合理的观众瞬间人数指标,以期降低安全隐患。下一步将增设人流统计摄像机,继续探索分流模式成熟化和馆内人流可视化,统筹开放服务与文物安全。
0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汇报人:图书信息部 徐秋玮
课题侧重关注“用户所产生的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通过对传统社交媒体、OTA旅行平台等热门社交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研究,为改进和提升中运博旅游形象提供重要参考。
04《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博物馆的临展体系架构研究——基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实践》
汇报人:展览展示部 孙思源
课题着眼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介绍了中运博的临展实践情况,横向对比分析了南京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系列型临展架构模式,并对中运博优化系列型临展体系做出了思考与展望。
05《国家文化公园内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锦帆”志愿者为例》
汇报人:社会服务部 徐杨
课题分别从招募渠道多元化、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合理、团队文化建设、有效沟通与反馈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运博志愿者团队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上半场汇报结束后,徐飞、陈晶晶副馆长及顾婧、史骏等部门负责人为5位科研课题负责人中期汇报进行点评。他们在提出宝贵指导建议的基础上,为课题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论坛下半场,7位文博青年结合工作岗位,围绕馆内沉浸式文创空间的体验营销、色彩与博物馆展陈设计、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文创开发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对博物馆的发展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思考。
01《博物馆沉浸式文创空间的体验营销效果探究——以“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为例》
汇报人:文化创意部 付俊雪
付俊雪根据体验营销的相关理论对“因运而生”3号馆进行研究与实践,建立评价体系,分析其运行状况及待改善的问题,总结出可优化的策略,为文创空间的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02《利用色彩心理学优化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汇报人:展览展示部 杨静
杨静透过色彩心理学聚焦博物馆展陈设计,关注前置性评估对临时展览的影响,结合中运博实践展陈中的色彩运用,拟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形成观众调查展陈形式报告,以期优化博物馆展陈设计。
03《情感化设计:让文创产品成为博物馆与消费者的纽带》
汇报人:党政办公室 高洋
高洋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认为应当在把握历史信息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投其所好”,从本能、行为及反思层次进行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构建好品牌形象,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文创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
04《文旅融合语境下专题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实现路径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为例》
汇报人:社会服务部 刘世发
他分析了当前博物馆研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结合中运博研学活动实践,从多主体、多维度出发,尝试梳理出一套新的“研学模型”,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05《水土之作:大运河沿线陶泥技艺的人类学观照》
汇报人:大运河文化研究部 何思雅
她基于人类学语境,从整体性的圈层视角关注运河沿线陶泥技艺的发生发展,注重地方性知识阐释,透过陶泥技艺关注运河沿线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
06《馆藏植物标本特征分析及藏品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汇报人:大运河文化研究部 吴从浩
他通过梳理馆藏植物标本的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特色化及全面化地进行标本补充,同时要从源头上进行病虫害的“防”,并采用多种科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治”,加强馆藏植物标本预防性保护。
07《从出土文物谈馆藏陶瓷器藏品体系的构建》
汇报人:典藏征集部 罗进
他认为要在运河陶瓷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时空维度对涉及窑口进行全流域全时段梳理,对出土材料和馆藏陶瓷藏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藏品体系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馆藏陶瓷器藏品体系的构建进行思考与展望。
郑晶馆长对本届青年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青年论坛的举办对博物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展现了中运博青年学者的学术热情和责任担当。她鼓励馆内文博青年结合中运博发展方向,持续深耕馆藏研究、拓宽研究口径、创新研究思路、放眼未来发展,共同推动中运博建立多学科、多视角、多形态的研究体系,切实助力中运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