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运河·城市·再现——博物馆城市主题展览策展研讨会”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顺利举办。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独立策展人杨玲、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杭州博物馆馆长王英翔、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左骏等专家学者参与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上半场主题发言和下半场圆桌讨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副馆长陈晶晶分别主持了论坛上下半场。
在上半场主题发言环节,六位行业内策划过城市主题展览的策展人和馆长分别就各自展览实例作了交流分享。
谭晓玲馆长详细介绍了“北京城主题展览的实践”。近年来,首博从北京重要的时间点与北京的地域文化方面入手,着重展示城与人的关系,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北京城主题的展览。她认为展览的关键点在于展览主题与展品的选择,展品的组合也对策展人功力提出新的要求,展览策划应当活用各项数字媒体技术以丰富展览形式。
谢晓婷馆长分享了“博物馆临时展览体系化思考”。她认为展览策划应从了解观众开始。介绍了苏博从观众出发提炼展览,同时呼应苏州“崇文包容,精细雅洁”的城市气质,旨在打造代表江南文化特色的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王英翔馆长以“用展览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为核心介绍了杭州博物馆在由历史博物馆到城市博物馆的定位转变过程中杭博人的思考与探索。杭博现有临展体系包括书画系列、物质文化史、城市文化展、教育体验系列、人人都是策展人、城市考古、文化交流等系列,意在让观众了解杭州,丰富人们对杭州城市在中国及世界中的地位认知。
陈曾路馆长以“博物馆展现城市的状态”为主题,介绍了吴文化博物馆的独特定位,强调从微观展现城市状态以连结古代与现代,意在帮助观众理解古代城市的真实状态,理解现代城市的延续和变化,理解人和环境。
左骏以“营造‘求真、物实’的博物馆叙事空间”为题,以“中兹神州”的实践与思考为切入口,介绍了“中兹神州”展的策划缘起、展览逻辑与展厅设计巧思。
徐小虎以“运河文化的新生机”为主题介绍了“大都:元代北京城”展览,重点讲述了元大都的特殊性以及大都与运河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大都城建史与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下半场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就“如何解构、解读一座城市”“运河城市系列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如何构建系列展览的二级体系”“如何通过丰富城市主题展览的叙事路径”以及“运河城市系列下一站‘北宋东京城’的策展思路”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进一步明晰了博物馆城市系列展览的策划路径和定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展览始终紧扣“运河”主题,展览体系定位紧紧围绕全面阐释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开馆之初中运博便将“运河城市”系列展览作为临展体系的重要部分,2022年推出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中运博踔厉奋发,于2023年继续举办该系列第二个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大都”即将于8月31日闭展,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更好总结展览经验,探索策划运河城市主题系列展览更优模式,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运河城市”系列展览为起点,成功打造自身展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