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首页 > 资讯 > 运博新闻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展览丨万象百态——元大都重点文物赏析
发布时间:2023-08-08 14:27:00

      “大都:元代北京城”自开展以来热度不减,各色文物为观众描摹了一场关于元大都的盛大想象。但聚散有时,8月7日,苏州博物馆藏王蒙《竹石图》及赵孟頫《临兰亭册》展期结束,将不得不提前与观众告别。幸运的是,无锡博物院藏《明朱元璋行书手谕卷》已于8月1日上新,为大家带来新的体验。

      为让观众更好了解元大都文物,同时弥补部分观众无法来到展厅观展的遗憾,本期我们以元代人物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走进元大都文物世界,在书画、瓷器、壁画等文物中,尽览大都风华。


      0文人仕宦
      大都不仅是元代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有元一代,士大夫阶层将他们的收藏与创作集粹于大都,笔墨之间,是精神的寄托,也是心灵的归宿。

      赵孟頫

      赵孟頫享有“元人冠冕”之美誉,官封荣禄大夫,是元代卓越的艺术家,本次展览即精选数件赵孟頫相关文物,来诠释他与元大都不可割舍的缘分。

      长于绘画

      赵孟頫在绘画领域成就斐然,他倡导“作画贵有意”,借古开今,以天地造化为师,追求写意,画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对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孟頫《自写小像》页

故宫博物院藏

      如这幅《自写小像》,画面设色典雅,笔意工稳,清新、古拙兼具,画中人竹林“乌巾鹤氅云履霜筇”,乌巾白袍,执杖回首,气质超然出尘,系赵孟頫中年得意之作。

      精于书法

      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学习晋唐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他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法度、神韵皆备,故对王羲之的《兰亭序》下足功夫。


赵孟頫临兰亭册

苏州博物馆藏

      《兰亭序》传世刻本数百,而以定武本为最,这幅《兰亭序》即为赵孟頫临仿定武本之作。其于《兰亭序》浸淫既深,下笔即能形神毕肖,此册之笔法、结字,皆历历可见。


清拓《快雪堂帖》卷五兰亭十三跋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的楷书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欧、颜、柳、赵”。其楷书融唐铸晋,既端庄朴实,又流畅婉丽,形成独特的体势,获“赵体”之称。正如这幅他在北上大都所作《兰亭十三跋》并临写《定武兰亭》书迹,被清人安岐评云:“谛观文敏诸跋并序,实赵书中奇品。”

      宜于碑版

      碑版方面赵孟頫深受六朝北魏碑刻的影响,笔意自然,圆秀流动而极富韵味,同时部分所书碑刻内容记录了营建大都内容,也是我们研究元大都的重要史料。

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拓片)

碑现存曲阳北岳庙,拓片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拓片

碑现存蔚县南阳乡麦子疃村,拓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鲜于枢、王蒙

      赵孟頫不仅个人在艺术领域成就斐然,他的亲友亦不遑多让:既有在书法方面与他并称“鲜赵”的至交鲜于枢;也有山水画直接受他影响的外孙王蒙。展览精选二人的部分文物作为重要展品,展现元代文人士大夫在交流中创造文化新高峰的过程。


淌池抄手端砚

1989年4月杭州苗圃元代鲜于枢墓出土

杭州博物馆藏


元“鲜于枢伯几父”白文铜印

1989年浙江杭州苗圃鲜于枢墓出土

杭州博物馆藏


鲜于枢行草书《自书五绝诗》页

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书法风格多样,其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当是他的草书。整体观之,鲜于枢书法有一种刚劲挺拔、跌宕纵逸的恢宏气度,赵孟頫曾盛赞:“仆与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远甚,仆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王蒙《竹石图》轴

苏州博物馆藏

      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作品传世以山水为多,而墨竹绝少,这幅《竹石图》当为之一。图绘竹一枝斜出,似为沉烟沐雨之状;地坡湖石一曲,缀以杂草,淡墨皴擦、浓苔提醒,可谓秀润之致。

      范文虎、吕师孟

      此外,展览还遴选了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及侄子吕师孟的部分文物。

范文虎墓志

安庆市棋盘山范文虎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银鎏金花卉纹铜带头

安庆市棋盘山范文虎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据《元史·舆服志》记载,仅正/从一品官员才可以使用这种玉质带具。范文虎官至平章政事为从一品,曾参与主持通惠河修建工程,对勾通大运河工程发挥重要作用。


“文王访贤”金带头

江苏苏州市虎丘区吕师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闻宣造”铭镀金团花八棱银盒

江苏苏州市虎丘区吕师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如意云边金盏

江苏苏州市虎丘区吕师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元代,金花银器再次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吕师孟墓出土的部分金银器可以作为其代表,工艺十分精细、华美。


      0僧道番客
      除文人士大夫外,亦有僧道聚集大都大隐于市、慰藉心灵,让我们看到繁华大都的另一面。


海云小石碑

双塔寺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刺绣“香花供养”云龙纹包袱

北京庆寿寺双塔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以上两件文物皆出自双塔庆寿寺海云禅师灵塔内。海云,临济宗第16代祖师,忽必烈曾两次召他询问治国之道。上部小石碑石质软脆,面涂黑漆,下有龟蚨,志石双面各刻字五行述其生平。下部刺绣“香花供养”云龙纹包袱用于包裹海云的骨灰匣,据推测供奉者可能是蒙古皇室权贵。


元道教碑(张留孙碑)及清拓本

碑现存北京市朝阳区东岳庙

拓本现藏南京博物院


青白釉僧帽壶

北京市海淀区明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执壶因壶口似僧帽,故名僧帽壶。僧帽壶一般为僧侣做法事时所用,是元代的创新品种。

      除僧道外,部分外藩之人亦借由海上丝绸之路经大运河来到大都,这其中有经商者,有传播文化者,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史料。


色目人牵驼俑组合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元墓(M8)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陈铺造”款鎏金折枝花卉纹花瓣形银托盏

无锡市雪浪乡钱裕夫妇墓出土

无锡博物院藏


阿拉伯文银盘

江苏省金坛县洮西公社湖溪大队元代窖藏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团窠对鸟纹彩锦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如“陈铺造”款鎏金折枝花卉纹花瓣形银托盏,花瓣形的外缘做“S”形,这样的装饰应该是受到西方银器的影响;“阿拉伯文银盘”应是与伊斯兰文明交流的产物;“团窠对鸟纹彩锦”采用了典型的唐式斜纹纬重组织,而图案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中亚、西亚的伊斯兰风格,亦是中西文明在大都融合发展的见证。


      0百姓万民

      元代大都万民汇聚,创造了充满烟火气的市井文化。展览精选了瓷器、服饰、壁画等文物,再现大都百姓的日常生活。


白地黑花《西厢记》人物瓷枕

南京博物院藏

      枕面开光内绘《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张生远去、崔莺莺洒泪送别的场景,枕四壁开光内绘花卉等纹样,底部有“张家造”款。


金把杯

合肥市小南门省人民委员会工地(原孔庙旧基)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银匜

合肥市小南门省人民委员会工地(原孔庙旧基)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银碗

合肥市小南门省人民委员会工地(原孔庙旧基)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素面器物的比例增加,是元代金银器的一大特点,在酒具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器物多刻有“XX造”或姓氏、店铺名。


滴珠兔纹织金锦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蓝地菱格“卍”字龙纹双色锦对襟夹袄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鸽子洞窖藏出土

隆化民族博物馆藏

      元朝是中国纺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棉花的重视普遍改变了传统以麻布为衣着原料的习惯。另一方面,适应蒙古贵族审美需要得以发展的织金等纺织技术,将元朝高级的纺织品装饰的别具特色、富丽堂皇,从服饰图案中也可看到元代人物生活场景。



元墓壁画

山西博物院藏

      展览选取了阳泉市东村元墓五幅反映元代生活的壁画作为展示,从壁画内容中可以看到元人备茶、听戏、宴饮各种生活细节,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元代百姓生活提供了帮助。

      温馨提示

      无锡博物院藏《明朱元璋行书手谕卷》已于8月1日上展,展期至8月31日,快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先睹为快吧!


明朱元璋行书手谕卷

无锡博物院藏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运河城市”系列特展

大都:元代北京城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 微博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号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