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 莫兰迪
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
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
莫兰迪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莫兰迪“高级灰”
就来自他的静物系列。
那么,
大师笔下的平常之物
和我们生活中所见
到底有何不同?
这场展览将为您揭晓。
清新夏日,我们以莫兰迪为主角,跨越从1914年到1962年间的近半个世纪,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46件绘画作品,在流淌的明暗与色彩中,用心感悟他用静物演绎出的艺术真谛。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莫兰迪与瓶瓶罐罐厮守的一生吧!
01 尝试期 1907年—1920年
1907年,莫兰迪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预科班进行学习。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绘画的奥秘,开启“技术练习”之路。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莫兰迪开始进行颇具个人特色的创作。
《静物写生》 1914年 布面油画 73.8厘米 x 65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这幅作品就是莫兰迪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成果。在学院教育的熏陶和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的影响下,莫兰迪初期的作品体现出古典绘画沉静悠远的内在精神和对现代主义流行风格的思考,甚至立体主义毕加索的影子和未来主义绘画先驱波丘尼的痕迹,以及形而上画派基里科的神秘主义色彩,都能从中窥见一斑。
莫兰迪试图将空气、光和声音转化为形体,运用中性且平衡的色调让人失去对物体本身的判断,以多维的方式将静物在不同空间的形态展示在同一个空间里。
02 形成期 1920年—1944年
在20世纪20年代,莫兰迪进入了探索转型期,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
《静物写生》 1928年 布面油画 34.5厘米 x 46.5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莫兰迪早期的静物画面,几乎都是满铺的布局和深暗凝重的色彩。他喜欢将瓶瓶罐罐并排放置。
在此次展出的创作于1928年的一幅静物画中,这样的特征尤为清晰可见。画中总计出现了十多件物品,每件都紧密相邻。
《静物写生》 1930年 布面油画 43.5 厘米x 62.3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探索过程中,莫兰迪游走于两种相对独立的风格之间:一种是形式破碎、神秘主义风格,另一种是静谧、平和、突出事物本质的风格。这幅1930年的静物画属于后者。
在莫兰迪的处理下,花瓶和果盘的并列形成了奇妙的组合关系,超越了其本身具有的功能性,展现出某种特质。同时,通过水平摆放物品,突出了器物作为“物”的本质。
03 成熟期 1944年—1956年
这一时期,莫兰迪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自身艺术语言,作品风格趋于稳定。他认为,没有什么比抽象更真实。他作品中的器具兼具物和艺术的特性,凸显了莫兰迪静物画的艺术价值,这与中国文人画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哲学有相通之处。
《静物写生》 1946年 布面油画 33厘米 x 44.2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莫兰迪喜欢流连于市场和二手商店,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容器,不断扩充自己的收藏。他将精心挑选的容器带回博洛尼亚的画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心中的艺术世界。
在这件展出的静物作品中,莫兰迪再次描绘了广为人知的木纹水壶,却又改变排列组合,使之呈现出与早期作品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静物写生》 1950—1951年 布面油画 41.4厘米x 46.1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50年代,莫兰迪通过不断地排列组合,试图在物与物之间创建某种关联与对话。他开始逐渐减少作品中的物件,色彩开始变得淡雅素静,画面更加柔和与静谧。展览中的这幅创作于1950—1951年的《静物画》,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
04 高峰期 1956年—1964年
及至晚年,莫兰迪进入艺术创作高峰期,对事物的描绘变得更具规则感。这一时期的作品特别呈现了他在生命最后几年绘画风格的转变。
《静物写生》 1956年 布面油画 40.7厘米 x 36.2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画面中,器物的排列显示出强烈的平衡感,同排器物形态相似、排列有序,整体明暗和色彩对比显现明显的区别,无一不展现其对于超越物体本质之外的追求和探索。
《静物写生》 1960年 布面油画 30.4厘米 x 40.5厘米 乔瓦纳尔迪藏
1960年的这件静物作品可谓集莫兰迪所有静物画之大成,纯粹和谐的色彩极具特色,白色瓶子在莫兰迪的笔下仿佛抹了一层糖霜,将瓶子作为“物”的质感极致地展示出来。
莫兰迪作品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我们将知识性的品析放在这里
把生活化的感受留在画展中
这个暑期,
不妨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走一走,
在瓶瓶罐罐的世界里徜徉,
感受一段属于心灵的静谧时光,
一探真正的“莫兰迪色”!
展览时间:2023年7月8日—2023年10月8日
上一篇: 新展预告|莫兰迪来袭,早鸟票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