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运播报:
“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铜艺术展”线上展厅今日上线,点击下方展标链接进入熔铜的世界吧~
点击图片 进入熔铜的世界
大运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民族的文脉。
——朱炳仁

相信很多在大运河边长大的人都和朱炳仁大师一样,感觉衣食住行的一切都与大运河息息相关。
大运河滋养着沿岸的一切,人、自然、文化......她用每一秒都不止息的流动陪伴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带来了从人类的维度上难以衡量的价值。

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时,再让小运为大家讲述一段朱炳仁与大运河的奇缘吧~
![]()
缘起
关于“桥”的遗憾
杭州是大运河的起点亦或为终点。
朱炳仁生于运河边,长于运河边,
在他看来,
大运河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古代工程,
更是家门口的风景,
是他心系的“故乡之水”。
2005年,
罗哲文、郑孝燮两位专家到杭州开会,
朱炳仁前去探望时,
向二老诉诸了自己未能在大运河上
建一座铜桥的遗憾,
但郑老却提议,
还可以搭另一座通向大运河申遗的“桥”。

“运河三老”郑孝燮(左一)、
罗哲文(中)和朱炳仁(右一)
为将运河沿线省市联合起来,
“运河三老”联名写下
《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
和“申遗”工作的信》
寄给了大运河沿线 18座城市的市长,
建议通过申报世界遗产,
对大运河加以综合保护和利用。
大运河申遗工作就此揭开序幕,
一座“申遗之桥”雏形初显。

《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
![]()
筑桥
中国大运河申遗历程

![]()
未来
是运河文脉亦是民族血脉
大运河沟通南北,
促进了沿线城市的交流与发展,
是我们民族的血脉,
也是我们民族的文脉。
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在继续,
朱炳仁与大运河的缘分也未完结。
正如他所说:
“运河,你是我的朋友,是我的老朋友,
我想我们的友谊是长存的,
我们之间是没有隔阂,
我们之间是有共同的思想,
就是我们共同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贡献。”

千里江山

清莲和合系列

运河之光

重生

图腾

3月1日——3月31日
“运河非遗”系列特展
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铜艺术展
非遗艺术的“春日限定”尾声将近
不要错过哦
除了线上展览,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