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首页 > 资讯 > 运博新闻 > 南京博物院预约 在线预约
展览|搜尽奇峰打草稿,二千余载只斯僧
发布时间:2023-02-10 10:22:00

他除了自号苦瓜和尚,还餐餐不离苦瓜,

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

石涛 杂画图册 第一开(墨竹)

上海博物馆藏


但除此之外,

他还是僧人,是诗人,是画家,是理论家,

是明皇室后裔,

扬州八怪、张大千、傅抱石都是非常之“石迷”。


《自写种松图小照》(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

他是石涛,

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

就从他的《灵谷探梅图》说起吧。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雪霁,44岁的石涛乘兴策杖探梅,抵青龙、天印、东山、钟陵、灵谷诸地,作《灵谷探梅图》,又意犹未尽地写道:


石涛 灵谷探梅图 1685 年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以干湿浓淡的水墨写竹梅二君于风中飘扬舞动的情形,用墨色的变化烘托出满卷的氤氲之气。由于是从写生中得来,故给人印象深刻。



其上有钤印三枚:


老涛(朱文)


冰雪悟前身(白文)


藏之名山(白文)


冰雪中他悟到了什么前身,

不得而知,

“藏之名山”又和他后来的“搜尽奇峰打草稿”

有没有一丝关联?


      “搜尽奇峰打草稿”出自《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石涛云游半世,纵览五湖千山,足迹踏遍半个中国,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姿,淋漓酣畅,于气势豪放中寓静穆之气,面目独具。

      1691年他创作了同名画作《搜尽奇峰打草稿》,生动自然,充满意趣。

《搜尽奇峰打草稿》1691年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夏天,54岁的石涛应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号容斋)和庐州(今合肥)府知府张见阳的邀请,从扬州至庐州游览。

      返程时,作《巢湖图》。

石涛 巢湖图 1695 年 

天津博物馆藏

      此画构图奇绝,意境苍莽,色调润雅。用墨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极强。在技巧上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方圆相映,秀拙相生,浑然天成。

图中以波磔、交叠的“网巾纹”勾出波涛汹涌的湖面,水光潋滟。

中右部绘中庙雄姿立于巨石矶上,庙基若有若无,楼阁画法工整秀丽。

画面下方左岸突出一石墩,其上瓦房、草屋各两幢,应为如今的白衣庵;右岸绘两垒巨石突兀于湖面之上,使得画面构图稳重而不失变化。


搜来的奇峰还有《听泉图》

石涛 听泉图

天津博物馆藏

      图中崇山峻岭,古松虬曲,一老者于两山之间的楼阁中听泉。近景的山势自左右向中间形成挤压之势,中景巨石成峰,被近景中虬曲的松树掩映。


      画中山石全以中锋长皴写成,线条曲屈灵动、转折有致,或浓或淡,或干或湿,辅以石涛所特有的苔点,有聚有散,墨气淋漓,层次鲜明。

      搜尽奇峰是为了打草稿,而石涛在驾驭笔墨方面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不拘绳墨,一任情感倾泻,横竖涂抹,逶迤成章。枯湿浓淡兼施并发,颇尽笔墨变化之能事,在《狂壑晴岚图》中尤为明显,压角印就是他的语录——“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 狂壑晴岚图

南京博物院藏

      远景峰峦重叠、松石密布,极尽深邃之致,左近有一沟壑泉流下泻,巨松掩映之下,有茅舍一间,二高士坐其中作文酒之会,或正悠然晤对、把盏闲话。

      正如郑板桥所评:“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  

钤印:搜尽奇峰打草稿(白文)

      齐白石曾题《大涤子画像》云:“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大涤子就是石涛,他不是在搜奇峰,就是在搜尽奇峰的路上。


时而“扁舟偕子顾”

石涛 山水花卉册 第五开

天津博物馆藏


时而“老夫岑寂荒山里”

石涛 山水花卉册 第七开

天津博物馆藏


抑或“独钓一江小”

杂画图册 第五开(独钓)

上海博物馆藏


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还有哪些?

快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一睹真容吧!

本文中部分文物画作未展出

服务台咨询电话:0514-8277 3088

  • 微博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号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苏ICP备2021024471号 苏公网安备32109202000139号 @2023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