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绵延数千公里,
四时风光斑斓,两岸人文璀璨,
其沿线的艺术作品更是绚烂多姿,
无一不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瑰宝。
为了奉献给公众一场艺术与历史交融的盛宴,
展现运河多元艺术格局,
我们立足扬州这座大运河原点城市,
聚焦清代扬州绘画,
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五家收藏单位之力,
打造中运博“运河艺术”系列展览——
“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
此次特展,
以“扬州八怪”为展览之核,
以清代寓居或生于扬州的画家为廓,
汇聚了近九十件独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画作,
其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37件。
同时,囊括了四十余位画家,
不仅有金农、郑燮、李鱓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扬州八怪”,
还有査士标、石涛等对扬州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的遗民画家,
以及与盐商群体联系紧密的顾符稹、李寅等职业画家。
扬州画坛各路画家将共聚于此,
争相登场、各显风姿,
在书轴画卷里为您展现波澜壮阔的扬州绘画兴衰史。
展厅轴侧图
第一单元 豪素深心
17世纪晚期的扬州,依托大运河,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遗民聚集于此,其中就包括程邃、查士标、石涛等外地流寓于此的遗民画家,他们闲淡激宕的艺术风格,为后来“扬州八怪”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画作展示
狂壑晴岚图
石涛(1642—1707)
轴 纸本 设色
164.9厘米×55.9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灵谷探梅图
石涛
轴 纸本 设色
97.5厘米×50.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第二单元 紫府仙山
顾符稹、李寅、禹之鼎、袁江、袁耀、颜峄等活跃于扬州的职业画家,以工稳精谨的艺术风格见长,在绘画作品中呈现出伴随扬州商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特殊审美,为商人群体所推崇。
画作展示
溪山访友图
顾符稹(1635—1718)
轴 纸本 设色
96.2厘米×43.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阿房宫图
袁耀(?-1780后)
轴 绢本 设色
128厘米×67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第三单元 标新立异
乾隆时期,扬州画坛群星璀璨,以兴化李鱓、淮安边寿民、杭州金农、兴化郑燮、南昌闵贞等为代表,后人以“八怪”概之,他们的画作充分呈现出个性主义的多彩面目。
画作展示
冷艳幽香图
李鱓(1686—1756或1762)
卷 纸本 设色
34.4厘米×36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牵马图
金农(1687—1763)
册 纸本 设色
26.3厘米×3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竹石图
郑燮(1693—1765)
轴 纸本 墨笔
142.5厘米×38.7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第四单元 瘦西夕照
清朝后期,扬州画坛沉迷于恬静温雅的市民审美情趣,失去了风格上的创新与影响力,但仍有活跃于当时的“邗上五朱”“扬州十小”等一批本籍画家。他们崇尚摹古,工写结合,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佳作。
画作展示
丹枫绝壁图
虞蟾(约1803—1882)
轴 纸本 设色
132厘米×10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四季平安图
倪璨(1764—1841)
轴 纸本 设色
195.5厘米×10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沉潜、发展、繁荣、式微、衰颓,
扬州绘画完成了自己波澜壮阔的演进之路,
勾勒出淮扬风雅的无限可能,
彰显着“运河艺术”的绚烂斑斓,
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时至今日仍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享受这场艺术盛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