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文物成为打开历史的钥匙,大运河的千年故事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文物里的大运河”系列讲座,以文物为核心,带你沉浸式解锁运河文化的密码。
这一次,让我们在书画文物与运河交织的故事里,从《清明上河图》看十二世纪初开封运河的管理和使用水平,了解宋代水运码头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宋画艺术所承载的灿烂文明,读懂这条文化长河为何能流淌千年而不息。
线下讲座+云上直播 《清明上河图》里的码头文化 余辉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兼) 2025年11月15日(周六) 水韵剧场 余辉,祖籍浙江淳安,1959年生于北京,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同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兼)。 主要从事古代书画的鉴定与研究,力求根据古画的特性引进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鉴定的基础上,就历史人文、社会生活、艺术传承等方面对古代绘画作进一步探索。著有《图像考据通论》等。
下午14:00


讲座内容
北宋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卷绘画题材的开拓者,该图以近一半的画面表现了近郊的田野和运河两岸的街肆以及各色人等出行和日常生活的景象,从中可以发现十二世纪初开封运河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几乎接近近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如船舶实行分类停靠的方式,客船码头周边自发营造的配套措施,另有近似现代的水上餐厅、快递订餐等服务设施,力夫流行计件工资的管理模式、运河上下均有初步的卫生保障系统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的智慧结晶和辛勤操作的结果,占据了当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顶端。
本次讲座,余辉先生将带领大家聚焦与大运河有高度关联的《清明上河图》,一一解读上述的种种新发现,与广大听众共享宋代水运码头所蕴含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灿烂文明。
讲座须知
1.预约此活动前,请提前预约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门票,并提前15分钟至相应活动地点签到。
2.未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允许,活动过程禁止拍照、录音。
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中运博对教育服务的公益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中运博以上行为。
4.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教育活动为公益属性,冒用他人身份预约,或预约成功后转让、转卖活动名额的,一经查实将在12个月内暂停预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