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
小运为您准备了一份不一样的假期攻略
追寻历史足迹 赓续运河文脉 感受美好生活
2024年中运博暑期档研学营多线齐发
快来和我们一起扬帆起航吧~
“双城记”研学营
从“广陵”至“金陵”——扬州·南京“双城记”
千年“开端”运河行——扬州·淮安“双城记”
诵运——诗“话”大运河青少年研学营
特展研学:“奇妙考古记”第二期(精彩返场)
课程特色:
多学科融合式主题教育
博物馆官方讲解和社教资源
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
线上线下同步研学
研学福利:
中运博专属研学证书
博物馆研学大礼包
(专属服装、精美手册、物料等)
后续研学报名福利
一、从“广陵”至“金陵”——扬州·南京“双城记”
扬州,一座因大运河而兴起的“淮左名都”;南京,一座因秦淮河而闻名的“十朝都会”,这两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博物馆,孩子们将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在本次“双城记”研学活动中设计了科学细致的研学路线和趣味横生的研学手册,孩子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于广陵至金陵的奇妙之旅中。
活动时间:7月12日—7月13日
活动对象:7—65周岁
活动人数:20组
活动领队:汪老师、徐老师(社教专员)
活动费用:1大1小:1480元/组
单人:980元/组
(包含物料、食宿、保险、车费、门票等)
截售时间:2024年7月11日
报名链接:
课程安排
注意!注意!
行程安排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最终解释权归中运博所有。
主要研学点介绍:
01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通过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馆内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时间跨度为春秋至当代,涵盖丰富的文化遗产。
02 南京城墙博物馆
南京城墙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老门东边营1号,毗邻中华门瓮城,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03中华门
中华门,原称聚宝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明朝时期扩建,是南京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中华门坐北朝南,主城门分为三层,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04 老门东
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门东是个广泛的概念,中华门以东均为门东,如今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是狭义的门东概念。
05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 ,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06 六朝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它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地方专题性博物馆。馆藏的文物约有1200件,博物馆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并介绍六朝名人故事,分四个篇章阐述公元3至6世纪的东方大都会主题,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
07 中国科举博物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
二、千年“开端”运河行——扬州·淮安“双城记”
扬州和淮安是大运河开端“邗沟”上的两个区域中心城市,一个处在古邗沟的起点,一个处在古邗沟的终点,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紧密相连。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值此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配合“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中运博“双城记”研学品牌的基础上,策划推出千年“开端”运河行——扬州·淮安“双城记”研学,以大运河沿线重要遗址为线索,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活动时间:7月19日—7月21日
活动对象:7—65周岁
活动人数:20组
活动领队:陈老师、吴老师(社教专员)
活动费用:1大1小:2880元/组
单人:1680元/组
(包含物料、食宿、保险、车费、门票等)
截售时间:2024年7月18日
报名链接:
课程安排
注意!注意!
行程安排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最终解释权归中运博所有。
主要研学点介绍
01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通过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馆内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时间跨度为春秋至当代,涵盖丰富的文化遗产。
02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街道蜀霞路1号,占地面积11.07万平方米。2013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隋炀帝与萧后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隋炀帝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2月3日隋炀帝陵遗址公园试运行开放,现已成为扬州北郊一处集遗址保护、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文物保护利用的新地标。
03 中国漕运博物馆
中国漕运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广场内漕运总督署遗址附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是2002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漕运博物馆建与漕运总督署遗址相整合,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
04 两宋两河遗址博物馆
淮安两宋两河遗址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0年开工建设,2024年对外开放,总面积6200平方米。博物馆以2017年发现的南宋水工古遗址为基础,通过遗址、码头、坊肆、酒楼、街市展现两宋时期繁华的楚州城。两宋两河遗址是全国大运河难得一见的宋代历史遗存,这段遗址不仅填补了淮安2500年的城市发展史,也填补了古末河没有遗存的空缺,反映了宋元时期的闸坝水工技术,补充了宋代淮安的地理史、水利史、漕运史、战争史等,印证了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枢纽、运河之都的重要地位。
05 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境内,位于淮安区西北边陲,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古镇形于春秋末期,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镇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新修部分秉承“修旧如旧”原则,与旧迹相得益彰。商业气息不浓,居民安居乐业,充满烟火气息。游街串巷可领略古镇风情,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2002年7月,河下古镇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2015年10月,河下古镇作为周恩来故里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06 板闸遗址公园
板闸遗址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板闸遗址公园贯穿明清两代淮安段大运河发展的始终,是古代运河沿线留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公园占地109亩,内有板闸遗址本体保护和展示,三元宫、钞关等文保建筑,集文物保护、历史研学、观光旅游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07 里运河(泛舟夜游)
里运河全长32公里,沿岸风景优美、人文景点众多,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承载着淮安千年的运河文化,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文化河。每当夜幕降临,淮安里运河畔总是灯火璀璨、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回望旧时繁荣,放眼繁华今朝。
08 清晏园
清晏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有“江淮第一园”之称。明永乐时,清晏园为督理漕粮的管仓户部分署,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政府在清江浦设官治河,河督靳辅在明代户部分司旧址设立行馆,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江南河道总督署。后经历任河督整修,公园建成规模。清晏园曾先后称为西园、淮园、澹园、清宴园、留园、叶挺公园、城南公园。1991年,公园更名为清晏园。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
09 淮阴船闸
淮阴船闸位于淮安市西郊,地处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三区交界之处,占地304亩,是苏北运河最繁忙、船舶通过量最大的船闸之一。
10 洪泽湖(高家堰)
洪泽湖大堤(高家堰)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70.4千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拥有18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6 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沿线拥有周桥大塘、信坝遗址、乾隆御碑等众多文化遗存,彰显出千年古堰的神奇魅力。经历朝历代的加固维护,现已成为国家流域性堤防,是里下河地区重要的防洪屏障,是名副其实的水上长城和“天然氧吧”。
三、诵运——诗“话”大运河青少年研学营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让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全面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将带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和掌握所学语言和文物知识,传承运河文化,搭建起博物馆和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桥梁。
活动时间:6月29日
活动对象:8—12岁
活动人数:20人
活动领队:李老师(社教专员)
盛老师(社教专员)
活动费用:288元/人(含物料、午餐等费用)
截售时间:2024年6月28日
报名链接:诵运——诗“话”大运河青少年研学营
课程安排
注意!注意!
非亲子活动,家长不陪同,请家长于活动当天上午9:00—9:30将孩子送至中运博办公楼北门入口处签到。
四、特展研学:“奇妙考古记”第二期
为配合“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以“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为宗旨,我们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策划推出了“奇妙考古记”公众考古研学营活动,通过考古的视角,“铲”释大运河文化,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考古文博的魅力,将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的种子播撒开来。
在本次研学中,小朋友将化身“小小考古学家”,通过“懂概念”“知原理”“识工具”“勤动手”“详记录”“善观察”“擅保护”“揭历史”等课程,由浅入深,沉浸式体验考古人的一天!
活动时间:2024年7月7日
活动对象:8—12周岁
活动领队:陈老师(社教专员)
盛老师(社教专员)
活动费用:288元/人(含物料、午餐等费用)
活动人数:20人
截售时间:2024年7月6日
报名链接:特展研学营——“奇妙考古记”
课程安排
注意!注意!
非亲子活动,家长不陪同,请家长于活动当天上午8:30—9:00将孩子送至中运博办公楼北门入口处签到。
特别提醒
1.付费前请确认好自己选择的课程,所有课程均以付费先后确认,未付费不预留名额。
2.报名前请慎重考虑。退款规则:退款时间在活动开始前48小时以上的,全额退款;退款时间在活动开始前48小时以内的,退票时收取票价的20%的退票费。
3.如报名人数未达最低成团人数,活动取消,开团前我们会联系您全额退款。
4.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中运博对教育服务的公益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中运博以上行为。
5.报名成功后严禁转让、转卖活动名额。
6. 如需咨询具体研学相关事项,请电话联系:
0514-82773031。
上一篇: 活动预告